你对自己的自我投资成本吗?
-
你能估算自己的投资成本吗?这个问题要追逐到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对你的培育以及学校老师对你的栽培,以及你进入社会后从中吸取到的,不管是时间,金钱还是经历。所有的一切,都是你对自身的投资。难道自身投资真的是这样吗?
关于自我投资有哪几类人群:
1.视金钱为成本
这类人群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去购买知名大师的课程书籍或课程,动则上万,少则百元微课,他们每天都会把自己置身于忙碌的学习状态中,一旦停下来就会认为焦虑、恐慌,害怕被时代淘汰,害怕被落后打败。当然这类人群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他们的学习热情会激励我们,让我们也勇于向前,渴望追求知识的真理。
特别是心理和金融圈,如果说你考咨询师资格证或成为老板前没有参加过什么额外的培训那根本就是唬人的,之所以会愿意花费那么多的金钱,或许也是因为这个钱不只是学习,更多的收益是广交人脉,而且是同行的人脉,这反而是参加学习的额外收益。所以这也成为了新风尚,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和学习结交人脉。
2.视时间为成本
这类人群会花费大量时间自我学习,或是通过阅读,或是通过听课(现在免费微课也很多),会给自己计划时间,每天必须读一个小时报刊或书籍,如果今天未完成,明天还得补回来。这类人群始终认为自己付出的时间就是为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今天我付出了那今后一定会有所收益。
在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知识也是需要鉴别的,更别说很多知识或许还是错误的。那花费的时间成本会是多少呢?如果按照经济学的成本来估算的话,失去的时间是成本,失去与朋友的交流是成本,失去与家人共处也是成本……那能获得多少收益呢?如果知识正好能为你所用,恭喜你,收益当然就是最大化的,但是你都不知道你的知识是否能用,甚至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用,只是以“学了无妨,今后必然会有用”的想法来付出时间成本的话,那就是低效益的。
3.视经验为成本
这类人群认为自己的所有经历和经验是自己的成本,他们不会过多的去学习或阅读,但是却很精于总结自己的人生,将自己经历的所有事件进行整理和再认知,得出当下一个机会来临时的决策。可以说这类人群是自省力最强大的了,但是却容易陷入故步自封的局面,因为他们只忠于自己的经历,觉得自己的经历就是一切。
他们的成本投入可谓是最少的,因为不需要额外的支撑,但是效益呢?效益却是因人而异,因为像马云这样的人屈指可数,将自己的信念化为团队的信念,自己的经历化为团队的力量,这需要太强大的自我了。
4.视无为为成本
这类人群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做,一天天无所作为就会顺利度过美好的时光,追求的是稳定的生活,稳定的环境,自然也就没什么效益的概念了。值得大家庆贺的是,这类人群在社会中的比重越来越少,不过他们毒瘤般的影响却很大。
中枪的有几人?或者说在你的圈子里哪类人群居多?这就是你生活工作的隐喻,你把什么看得很重要,但是往往效益却并不是你所想要的那样美好。那如何对自我投资又能获得最大效益呢?
5.自我投资=自我成长?
自我投资不完全等于自我成长,但是自我投资是督促自我成长的一种方式,你对自己的期望如何就决定了你的投资方式是什么以及你的投入力度,从现有的社会效益来看,自我投资越充分的越是能在社会上占得一席之地。
所以做好自我投资的心理准备尤为重要,将你的期望和成本进行权衡和计算,最后得出相应的投资计划。
1.学做风险投资
在经济学中风险投资是最具挑战却又是收益最多的一种投资方式,我们可以学习风险投资家的观察力和市场分析力,对社会进行评估,然后将自我成本进行分类重整,将市场不需要的和能立马得到的知识进行切割,只学对自己有利和最前沿的知识。
2.整合资源
我们都希望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那就需要将自己的时间、金钱、经验进行整合,用金钱能快速获取的只是就没有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能够从经验中获取的知识就没有必要去听鸡汤类讲座,金钱买不到或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人脉积累知识经验或投入时间学习。只有不断地替代和更新,自我投资的成本就会被压缩,而收益就会随之而来。
3.宁愿做自恋狂
在自我投资中宁愿做一个自恋狂,将自己视作最优秀的存在,你所学的知识才会是最高端的。关于这个,学心理学的都懂……
4.小心地雷
小心知识陷阱、无用知识和有害知识,知识大爆炸时期,各种言论和各种学术也应运而生,但是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被有害知识伤害。记得曾经有一次去一家咨询公司了解行业信息,结果跟咨询师聊了一个小时竟让我想吐,回家只有一个感想“坏的知识和经验比吃坏了肚子还难受!”从此开始甄别自己所说的每句话是否有误或是会给人带去坏影响。
我们都渴望成为人生大赢家,可是自我投资不足往往就会输在路途之中,学会自我投资的成本计算方式和收益估算,会帮你事半功倍!
什么是投资乘数 投资组合的风险决策 投资组合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