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锥顶螺母合成螺杆”与“内顶盖”(含顶托)所起到的作用
1、首次增设了拆模功能是对所有模板体系的一项重大突破含有拆模功能在迄今为止的建筑模板体系中尚属“首创”,针对的是建筑模板体系中的严重缺陷,这不光可节省拆模工作量,并使拆模对模板的损害下降到几乎为零且该拆模体系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易拆组合”:因坎式模板的平面拼接都是阴阳坎相互“偶合”且坎坎相扣,所以由各模板组合成的平面至少要有一块“依次拆模”的起始板(阳板),且只有这样的组合才可称之为“易拆组合”(参见下图的“依次拆除”)
(2)双拆条件”:当“依次拆模”到阴角时,组成阴角(90º)的两块模板在宽度方向同时均有可向“侧边”移动的“空间”(见之下的“可向侧边移动”参考图)。
(3)有“着力点”:拆模是通过旋转合成螺杆上的“锥顶螺母”依靠“内顶盖”(或“顶托”)“顶”顶住模板作为“着力点”,且各“着力点”的间距在45cm×45cm 范围之内,使“拆模”相当方便和快捷且对模板造成的损伤几乎下降到“零”。
2、增强了的模板间的“连接”是体系运行的必要保障
所有合成螺杆均具有“连接”功能,通过合成螺杆上的“锥顶螺母”压住“内顶盖”将相邻模板共同“拉”向钢管产生的“连接”(包括对拉之外的单边拉结),比原螺杆“顶”向模板的力矩短、顶面大(内顶盖直径14cm)、稳定性好,且数量多(间距45×45cm),“连接”得到很大增强,是新体系崭新的模板连接形式;也是新体系小型模板得以较好拼模“连接”的保障,这特别在针对“大阳角”(见下“U”型墙板图中左、右上角)段(相邻模板)的拼模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图中不需“对拉”部位,
用“单边拉结”同样能起“连接”作用(见图左、右两上角),使“小规格”得以很好拼模。图中还展示了“扩展型穿螺杆孔”螺杆可向“孔”中心侧移(最大25mm)能避开直径30mm之内的所有竖向钢筋。另外,墙板阴角模板尺寸较小时(一般阴板的设置不小于30cm、中板不小于25cm)。
(二)坎式模板的作用
1、长期困扰本行业的质量“通病”得到有效制止(意外收获)
首次采用“坎”(类似企口方式)来辅助模板间的拼接,目标是为了建立“平面薄板型”的“定型组合式”模板体系,而因为“坎”的作用对拼接处易夹渣、缩颈、等质量“通病”的有效克服起到很好的作用(不予展开),特别是无意间阻止浇砼时模板拼缝处的大面积、大范围的“漏浆”,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使砼体的内在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并减少了相当数量的清理浮浆的劳动力费用。
2、正方形“坎”的设置使“定型组合”得以实现根本性地提高了重复使用率
“平面薄板型”(裁据式)模板,若也想改造成“定型组合式”模板体系,光给予设定一系列长宽规格尺寸是不够的,需要有“阴阳角模”纳入体系之中。在只有 2cm 厚度的薄板中设置“角模”及其连接,在很长时间内无法破解,但正方形坎式边缘的设置解决了这一难题。
“正方形坎式边缘”的设置使每一块“坎式模板”既是平面模板又仿佛同时也是角模:
(1)当模板的两端与其他模板平面相拼的时候,该模板是平面模板;
(2)当模板的两端与其他模板直角相拼的时候,该模板又是角模(阴角或阳角)模板;
(3)当模板的一端与平面相拼而另一端与直角相拼的时候,该模板一半平面一半角模。
3、构件宽度面“连角带边”地“模块化”拼模使“镶坎量”几乎为零(先介绍几个概念后再叙拼模)
概念 1:“连角带边”:是指在整个平面拼模的同时与相交面的角部拼模也同时完成(未专门的阴阳角模板)。
概念 2:“镶坎量”:是指采用本模板的拼模方法还不能满足构件尺寸,需要用专门的其他“板材”来进行拼接的量。
概念 3:“模块化”(详前)
(1)规格范围内(逢五逢十)模块化拼模要领:选择模块、规格对齐、其他入槽、方向统一。选择模块:根据构件宽度面特征(阴面、阳面、中面)选择相对应的“模块”(含组合)。
规格对齐:模板规格尺寸面及由规格尺寸相组合面的两端与构件面两端的角边线对齐。
其他入槽:模板的“加码面”(阳板)及由“加码面”或“减码面”(阴板)与其他规格尺寸相组合面的两端对入角部相交(90º)板的坎槽中。
方向统一:这里的方向是指在平面 90º相交的横向x 轴或纵向y 轴,当选择(可任选)x 方向为“规格对齐”时,在区间内的x 方向均需统一,而y 方向的“其他入槽”也统一。
附图说明:
以上 A~J 图均为竖向构件(柱、墙板)的模板拼模平面图。图中模板的色标(同前)“浅灰”为模板的规格尺寸面,“乳白”为阳板的“加码面”,“深灰”为阴板的“减码面”。
图中标明的“k 条(余同)”长度为板厚、宽度为 1/2 板厚(可事先备制),一般用于构件阳面的“简单加码”段拼模,简单加码是相较于“组合加码”的一个加码概念,拼模时可将“规格面”及规格组合面的反面“朝向砼”并在阳板的两端加上“坎条”(用方档压住)。
图 A 为单块阳板完成的矩形柱拼模,采用横(x 轴)向“规格面对齐”,当“k 条”处在角部时为“宜加”。图 B 也为单块阳板完成的矩形柱拼模,采用纵(y 轴)向“规格面对齐”。
图 C、D 为阳板的“一般扩延”来完成矩形柱或直线型墙板的拼模,其中 C 图采用纵(y 轴)向“规格面对齐”,横(x 轴)向为“一般扩延”后的“简单加码”,D 图采用横(x 轴)向“规格面对齐”且是一种连续地“一般扩延”
(阳板位置可不受限制)。
图 E 为阳板的“替代扩延”来完成较大尺寸矩形柱的拼模,其中横(x)向采用“标码替代”(组合标码)“规格面对齐”,纵(y)向采用“加码替代”(组合加码),对入角部 90º相交板的坎槽中。
图 F、G 主要为阴板的“替代扩延”来完成构件阴面的拼模,其中 F 图为阴板的“标码替代”(组合标码)“规格面对齐”;G 图为阴板的“减码替代”(组合减码)对入相交板的坎槽中。
图 H、I 主要为单块中板完成的“L”形柱阴阳面段的拼模,由于中板两面均为“规格面”在拼模时,只要是选择了横(x)向“规格面对齐”,那么纵(y)向的中板就“入槽”;其中 H 图采用了横向对齐,I 图采用了纵向。
图 J 主要为直接的“标码替代”来完成构件阴阳面段的拼模,由于中板的“一般扩延”(两块中板的组合)不属于 “易拆组合”,图中阴阳面采用了“标码替代”,并将该纵向采用“规格面对齐”,而与之 90º相交的横向(端部阳板等)需“其他面入槽”。
补充一个相对完整(三种面俱全)的平面拼模(参考)图:
附图说明:
图中宽度标注中的序号“01”、“02”、“03”分别代表“阴板”、“阳板”、“中板”,括号内的“b”表示为隶属于序号板的所有宽度规格尺寸,其中“b+2k”表示为阳板的加码面,“b-2k”表示为阴板的减码面,“01(z)”表示为阴板的自制(非标规格仿制)板。上图采用了纵向(y 轴)“规格面对齐”区段统一;横向(x 轴)“其他面入槽”区段统一。“区段统一”是指一个相对独立的区段,这个区段如果是在地下室(含外墙板)就会相当大,可以依后浇带为界,也可以通过设立“非标准”段来划分,施工时需要协调。
(1)非规格宽度:小于设定的最小值或尺寸尾数非“逢五逢十”的拼模
①“阳面”非规格
附图说明:图中宽度标注中括号内的“非”为“非规格尺寸”,而序号前的“n”表示为“n”块(板)。其中“02(非)”表示为非规格尺寸的“仿制阳板”。当“02(非)”的宽度尺寸大于10cm 时需安装螺杆,内顶盖用“顶托”替代(如上左图),穿螺杆孔位置可根据竖向钢筋位置避开。当“02(非)”的宽度尺寸小于10cm 时可不用螺杆(如上右图),并建议采用图中“易拆方式”(“外板”去除螺钉后可与旁边的模板一起“顶出”),非规格组合的“对齐”与“入槽”只需不影响穿螺杆的位置。另外,左图上“25”标注表示为螺杆可向右侧偏移25mm。
②“阴阳面”非规格

[注]:图中表示方式及拼模时应注意的事项同前,纵向“03(非)”段,所采用的“体外对拉”及“单边拉结”均按照“自制板”应采用“顶托”替代“内顶盖”,“单拉锚固”螺杆适用于柱端砌墙段,可方便安装墙体拉结筋(参见上图)。横向“阴阳面”采用“02(非)的组合,当“02(非)”宽度大于 10cm 时需设置对拉螺杆。图中其他表示方式及拼模方法同前,其中括号内的“40”“20”为隶属序号板的具体规格(厘米),“20+2k”表示为“加码面”尺寸。
③“阴面”非规格

当构件“阴面”的宽度尺寸小于“标码替代延续阴性”所限制的80cm,及“减码替代延续阴性”所限制的90cm尺寸时,可将“标码替代延续阴性”中的“02(b)”,“减码替代延续阴性”中的“01(b-2k)”均改作“02(非)”且将括号内的“拆”也控制在10cm 左右;便可适合“阴面”的宽度尺寸在70cm 之上的组合拼模(参见上图)。
当构件“阴面”的宽度尺寸在70~50cm 时,可采用仿制“中板”形状特征制作“可拆解式”“03(拆)”完成阴面组合拼模(参见下图左侧)。
当构件“阴面”的宽度尺寸在50~20cm 时,可采用仿制“阴板”形状特征制作“可拆解式”“01(拆)”完成阴面拼模(参见下图右侧)。
附图说明:“可拆解式”“03(拆)”及“01(拆)”由部分主体“浅木纹”加及侧板“中灰色木纹”及“带黑色圆点”正方形或矩形“坎条”等组成,其中主体与侧板用木螺钉连接,“坎条”可用方档压住(没有连接)。当需要拆模时可先拆除木螺钉,再用“合成螺杆”“顶出”“主体”,使“侧板”有向“中间”侧移的空间,这样图中“01(拆)”及“03(拆)”两侧的模板便无拆除障碍。
4、构件高度面结合施工需要“模数化”加“阳板横铺”使得“镶坎”量相当少
概念 1、构件高度面:是指竖向构件(柱、墙板)立面剖视图上竖向直线的距离(高度)。其特征是基本为“直线”(表示为平面);线段与线段的夹角基本是直角;但高度面尺寸的“尾数”“非逢五逢十”居多(同楼层有不同标高、相邻开间有不同楼板厚度)。
概念 2、这里的施工需要:是指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梁、板)因不同的拆模时间而无法实现“规格板”在节点阴角处的“双拆”,且根据高度特征“非逢五逢十”居多,在设置模板及实际拼模时是考虑采用“镶坎”的。
概念 3、模数化:
特指模块(模板)的高度设置在用于构件高度拼模时,从楼层面起(阳坎朝下见图)的铺设高度均为 40cm 的倍数加k,可表述为 n40+k(k≈1cm)。
概念 4、“阳板横铺”:
当高度拼模到 n40+k(模数段)且离板底(梁底)约 26~66cm 时,可把阳板宽度当作高度来拼模,用“H02(b)”来表示(见图),并把“横铺板”作为模板高度方向拆模的“起始板”;另外这里也可以采用“阴板横铺”只是需要将减码面朝向砼。“便拆坎条”:当高度拼模到 n40+k(模数段)且离板底(梁底)约26~66cm 时,无法采用“阳板横铺”时,可直接采用“镶坎”,但模数段与镶坎段间需设置“便拆坎条”,使模数段的最上一块模板能成为模板高度方向拆模的“起始板”(见图)。
“破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