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奥运冠军孙杨打造的那场“沉浸式直播”曾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其实,行业人士心目中真正的“沉浸式直播”,指的是通过声音、画面甚至场景,为用户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至于沉浸式场景,可以是真实的,例如景区、产地直播;也可以是虚拟的,如 AR、MR直播。
实际上,直播圈探索“沉浸式直播”的背后,凸显出的则是行业发展瓶颈。为了摆脱同质化,圈内人士在琢磨剧本、台词、桥段之后又开始了技术层面的“卷”,而加入各种“特效”的电商直播行业,是否会在技术加持下进一步地“卷”下去?
01 “沉浸式直播”吸引眼球?
“直播形式再不做点改变,肯定要落后其他同行了。”
广州天河一家MCN的运营负责人贺莉坦言,现在的直播形式已经严重同质化。
贺莉表示,目前行业主流的“沉浸式直播”模式共有三种,但无论何种模式、解决方案,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场景画面,为用户、消费者营造有代入感、感官上可量化、沉浸式的购物体验。
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就是到产品相关现场场景中,用实物实景进行直播。
只不过,类似的直播模式尽管能给用户营造真实的代入感,且制作成本低,实现也相对简单,但创意壁垒并不高。
贺莉介绍,相对高门槛的“沉浸式直播”,都需要构建场景。其中实景“沉浸式直播”的背景,几乎都是根据直播内容的主题,在大型、专业的影棚中搭建的。
这种沉浸直播模式的实现手段,是利用电脑绿屏抠像的数字化方式,实时更改直播背景,至于显示内容的丰富程度,可根据产品预先进行设计,“
随着科技感更加浓厚的“沉浸式直播”逐渐流行,为了追求更好的吸睛效果,各大MCN在创意、技术水平和呈现效果上,都陆续躁动了起来。有业内人士笑称,这是要和好莱坞大片拼特效了!
这句话有一点值得注意:拼特效可是要烧钱的呀。
02 “沉浸式直播”太烧钱了
“做这种沉浸式直播,真不是中小团队玩得转的。”
聊及这个话题,古莹长叹了一口气。作为杭州一家直播工作室的副总,她深知公司缺乏尝试“沉浸式直播”的实力。
以前,在直播圈也有一些现成的“沉浸式直播”解决方案,比如MCN、直播团队置办一套用于呈现特效的绿屏,相关投入不算很高,“在淘宝上置办整一套设备,大概也才几百元、上千元。”
然而,随着做虚拟背景直播的机构渐多,部分 MCN 开始推出融合AR、MR等XR技术的直播形式,成本也一路上涨。
“这种方式完全是将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搬进直播间,效果倒是爆棚了,但是太贵了。”
古莹告诉懂懂笔记:大量同行都在做静态虚拟背景直播了,为了提升竞争力,机构只能考虑上3D动画背景,而制作费用至少y要 300元/秒,按一个循环动画背景8秒来算,成本就超过2400元。
实际上,要打造高端的特效直播模式,MCN还需要组建专业的特效技术团队,薪资成本也不容小觑。至于呈现效果更好的XR虚拟背景直播,一场下来投入会在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不等。
03 都想破解直播同质化困局
不难看出,科技感满满的“沉浸式直播”实际上相当烧钱。一场直播做下来,投入产出甚至不成正比。但是,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电商直播行业都要琢磨这种特效和技术呈现,这种直播形式上的“卷”有何意义?
“之所以开始拼特效,是因为所有机构都‘机关算尽’了。”刚刚签约深圳南山一家直播团队的电商主播“萱萱”表示。
在她看来,“机关算尽”一词,可以说是对电商直播当前发展现状最好的诠释了。行业的头部电商主播只有那么几位,至于金字塔中下层级的主播,能叠加的才艺、人设、玩法几乎都用尽了,MCN也想尽了各种噱头,所有人仍觉得无法脱颖而出。
与早期的秀场直播一样,如今的电商直播形式呈现出高度同质化,一件商品到手,所有直播都是快速说卖点、放价格、公式化的话术,“从模式上讲,已经搞不出来什么新意了。”
除此之外萱萱还透露,电商直播高速发展的短短几年时间里,行业乱象频发,企业对电商直播行业,尤其是MCN机构都渐渐失去了信任感。
于是,不少中小 MCN、直播机构开始率先尝试直播形式的技术创新。
萱萱表示,当越来越多的直播团队和MCN都开始用上“特效”时,形式创意的竞争也会变得更加激烈。创意形式不断更新,大量的特效技术堆叠,只为了让用户眼前一亮,能多停留几秒钟。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国内在线直播用户规模将达6.60亿人,市场规模达15073亿元。但是无论用户规模还是市场规模,增速均较前两年都有所放缓,行业发展已经触及天花板。
因此,残酷的流量竞争叠加创新技术上的快速发展,开始倒逼电商直播行业从传统卖货模式,向“沉浸式直播”发展,从依赖主播人设向依赖创新技术、特效呈现上转变,玩特效的风潮也就愈演愈烈。
Copyright © 2024 浙江投融界科技有限公司
(www.trjcn.com)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西溪路740号7号楼3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