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继雪糕、水果、演出等刺客相继在2022大舞台上图穷匕见后,江湖上最新接收到刺杀令的“荆轲、专诸、聂隐娘”们,悄悄潜入了共享充电宝行业。
近期,“共享充电宝涨价”的相关话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曾经1元/小时的“小可爱”们,身价不断翻升,在景区、酒吧、KTV等场景里,甚至出现了远超前辈们出“格”价的8-10元/每小时的“刺客”充电宝。
作为共享经济赛道里幸存的唯一独苗,“充电故事”似乎也终于来到了剑拔弩张的关键情节,故事主角们,对盈利增收的渴求似乎前所未有的强烈,但对未来迷局的走向或许也前所未有的困惑。
“我用它的电,它吸我的血”
“共享充电宝真的太可怕了,我用它的电,它吸我的血啊!”
“你真的不好奇它租给你的是什么电吗,难不成是爱迪生那会儿传下来的百年老电?”
“共享充电宝卖的是电吗?卖的是教训”……
近期的《脱口秀大会》上,选手House的吐槽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从舆论场的反应来看,“缺电人”们的“红慌”痛点依然长期存在,屡屡涨价的匕首也真真切切刺中了他们的钱包。
根据目前市场电价,火电价格一度3毛9、风电价格一度4毛6,1万毫安时的充电宝,充满一次需要0.05度电左右,按较贵的风电价格也仅需要2分钱左右。
虽然按照原始成本计算“有失武德”,但单以“电价”比较,共享充电宝生意在1元购阶段就达到了马克思口中“资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的标准。
共享充电宝行业也的确经历过那种别样的“疯狂”,并在2021年迎来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那一年,怪兽充电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并在第一季度财报中披露已整体实现扭亏为盈;街电充电与搜电合并成立竹芒科技,品牌用户规模突破3.6亿;小电科技踏上赴港IPO征程,2020年总收入19.1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12.5%;整体产业规模向百亿进军……
但此后不久,美梦突然终结,行业突然断电,围绕它们的热点话题大多与下挫的股价、疫情中被锁在店铺里的设备、花式裁员等各种负面相关,直至近期,又被冠以“价格刺客”之名被再推台前。
针对涨价事件,投融界研究院也在线下随机调查了三个充电宝品牌的价格。
杭州某三甲医院的小电充电宝收费标准为:1.5元/30分钟,3分钟内归还免费,超出3分钟计入收费时长,不足50分钟按30分钟计费,每24小时封顶30元,总封顶99元。
杭州某商场的怪兽充电收费标准为:5分钟内归还免费,2元/半小时,28元/24小时(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收费)。
杭州某创业园区写字楼中的来电充电宝收费标准为:3元/小时(不足1小时按1小时算),封顶30元/24小时,总封顶100元。
小电、怪兽充电、来电三个品牌的收费标准
虽没有遭遇8-10元的夸张价格,但价格普涨也是事实,同时三个品牌中有两个都把费用计算单位由一小时调整为半小时。
一边涨价一边缩短收费单位时间,此情此景,恍如当年为共享单车演奏“终曲”的乐团如今又坐进了共享充电宝的会场。
也和当年共享单车调整收费价格和单位时长,让众多打工人一边狂蹬车一边遭遇超时一两分钟便被加收费用的“消费愤懑”类似,共享充电宝也在一番操作后,用户如果不想花费太多,就需要在借到充电宝后,严格控制使用时间,根据自身手机电量情况计算出最划算的使用时长方案。
共享充电宝重度用户小夏在接受投融界研究院采访时就笑称:“原本我只对手机电量不足有焦虑,现在可好,我对共享充电宝使用时长也产生了焦虑,花更多的钱,充更少的电,收获更多的伤害。”
一边涨价,一边亏损,都是“疫情”惹的祸?
涨价是为了提升营收水平,按常规逻辑来说,共享充电宝价格普涨后,企业业绩应该“水涨船高”,但结果却恰恰相反,共享充电宝企业的近期营收成绩都不是那么“好看”。
以“共享充电第一股”怪兽充电为例。
9月8日,怪兽充电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怪兽充电第二季度总营收为6.905亿元,同比下滑29%,环比下滑6.3%,这是怪兽充电连续三个季度营收同比下滑,连续四个季度环比下滑。净利润方面,去年第二季度盈利820万元,今年同期净亏损1.85亿元。
怪兽充电CEO蔡光渊表示,今年上半年,疫情在上海、北京、深圳、天津、成都等城市的轮番爆发,给怪兽充电在当地及其周边城市的业务都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疫情导致线下人流量骤减,怪兽充电的点位访问频次也随之下降。
怪兽充电共享充电宝(投融界研究院摄)
共享充电企业的收入来源,严重依赖其移动设备充电业务。餐饮、休闲娱乐、酒店、购物等核心场景,以及医院、交通枢纽等高人流量的场所,在疫情管控下关闭或者限流。疫情管控区内,人们闭门不出,共享充电宝的租用频次和时长下降,极大限制了移动充电业务的营收规模。
这一亏,就是三年。怪兽充电2019年扣非净利润能达到1.69亿元,2020年下滑至0.83亿元,去年爆亏1.17亿元,而今年仅第二季度就直接拉满净亏损1.8个亿。
“老赛道”业绩的惨淡,必然挫伤资本的热情,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创投市场也正处在历史冰点。一级市场在进入2022年以后,仅一家共享充电宝公司获得融资。二级市场也表现不佳,怪兽充电可谓2021年上市即巅峰,此后股价一路向下,现较发行价已经跌去9成。
不仅当期业绩表现不好,一些共享充电宝企业的最新动态,也让人不禁开始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捏一把汗。
据报道,业内知名企业小电科技,今年上半年裁员约2000人,涉及运营、产品、KA等多个部门,约占公司总人数的近40%。
公司对此回应,是根据业务策略进行了优化。
小电科技曾在2021年4月30日赴港递交上市申请材料,但目前来看,该上市计划已经搁浅。不到一年时间,从冲击上市到大幅裁员,大起大落的小电科技是共享充电宝企业们的一个缩影。
计划靠代理人打响翻身仗,结果却惨遭“背刺”?
价格涨了,盈利却不及预期。共享充电宝涨价赚来的钱,都去哪里了呢?
答案是流向了当下产业集体默认的一条“求生之路”——直营转代理。
共享充电宝各品牌,在早期运营中基本都采用直营方式。
对于早期共享充电宝发展来说,直营模式为行业创新提供了一个最为有效实现快速稳健发展的“护身符”,它不仅有利于提升点位运营的控制力,更易于通过统一的品牌建设,为用户提供体感良好的用户体验,某种程度来说,直营是共享充电宝行业初创时期必然的选择。
但随着发展的深化,规模的扩张,整体化的全面直营给从业者带来的“痛感”慢慢显现。尤其在城市红海的压力和点位下沉的“野望”中,完全的自营所牵制的大量经营成本成为企业不可承重之重。
于是,行业头部企业均将“生的希望”寄托在了代理之路上。
怪兽充电在第二季度新增的1800个点位中,有超过70%的点位来源于代理商开发。美团、竹芒、小电亦开始加大布局代理模式。有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5月底,小电科技所有直营点位已全部转为合资代理模式。不过这一消息暂未得到小电官方的证实。
小电共享充电宝、来电共享充电宝(投融界研究院摄)
由直营转向代理,多是为了降低现金流及成本压力。直营模式下,共享充电宝需要庞大的地推人员,并且还要承担入场费等前置费用。代理模式则能更好地节约成本,直接由代理商铺货,品牌仅需提供设备和相关业务支持。
但在代理模式下,共享充电宝的定价权则被代理商和商户把控。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同一品牌在不同地点会出现不同的定价,这些“刺客”背后的boss,正是代理商和商户。
在代理模式下,共享充电宝与代理商的分成比例多是二八分成或者一九分成,代理商拿大头。在直营模式下,共享充电宝付给商家的佣金加上入场费,合计占到收入的60%左右。
至此脉络已大致清晰,在代理商和商家的把控下,充电宝大幅涨价,但由于分成比例大幅下降,涨价的钱大多没有流入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口袋。就在价格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共享充电宝使用频次又出现了大幅下降,最终这些企业赚到的钱,既难以抵消使用频次下降的影响,也无法覆盖持续增加的折旧、分成等成本。
尽管怪兽充电创始人蔡光渊对第二季度的财报表现评价说:“疫情给我们第二季度的业绩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长期看来,并不会影响用户对于共享充电服务的刚性需求。我们可以看到,通常在疫情控制住2个月内,公司的业务就可以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我们会将更多精力放在扩大服务网点覆盖和提升运营效率上,不断增强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
但现实世界的发展将究竟走向何方,谁也无法过早下判断。
涨价,是共享充电宝行业在经营困境下的无奈之举,但消费者又会为此买单多久呢?疫情给线下消费带来的影响,对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打击还在持续。是走向终局还是转型求变?这个行业未来的故事,还要由众多顽强生存的共享充电宝品牌来继续谱写。
参考资料
⑴《怪兽充电难堪的充电宝生意:下沉市场成新掘金池?》
⑵《营收和净利双降,怪兽充电成“困兽”?》
⑶《共享充电宝处境尴尬:年轻人戒不掉,“小竹兽”赚不了》
⑷《4块一小时,也养不活共享充电宝》
⑸《涨价不断、亏损加大,共享充电宝赚的钱哪去了?》
Copyright © 2024 浙江投融界科技有限公司
(www.trjcn.com)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西溪路740号7号楼301室